C、D有關 Bandura 提出的自我效能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人類行為不僅受其行為結果影響,也會受個體認知形成的對自我行為能力與行為結果的期望的影響 
(B)自我效能指的是個體對於進行某項行動以達成目標的能力信念,是一種個體對自己能力的主觀判斷 
(C)自我效能評估的四個訊息途徑有直接經驗、間接經驗、書本知識與個人身心狀況等 
(D)直接經驗指的是藉由觀察學習間接學得別人的經驗 

班杜拉(Bandura) -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理論

自我效能的來源及向度

班杜拉提出以下四種自我效能的資訊來源:
1.過去成就與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2.替代的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3.言語上的勸說(Verbal Persuasion)
4.情緒上的激擾(Emotional Arousal)

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則可分成三個不同的向度,分別是強度(Magnitude)、說服力(Strength)以及延伸性(Generalizability)。

一、強度:自我效能的強度是指一個人認為自己所能達成的任務其困難的等級。自我效能強度較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較困難的任務,而較低自我效能的人則認為自己僅能完成較簡單的任務。       

二、說服力:自我效能的說服力是指能夠被判斷力(Judgment)說服的程度。自我效能較弱的人容易因為阻礙而受挫。相反的,自我效能較高的人不會因為困難的問題而被威嚇住。

三、延伸性:自我效能的延伸性是指自我效能延伸至特定情況的範圍,將效能運用在不同的情況中。有些人可能認為,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某些工作;也有些人會認為,在任何情況之下他們能夠完成特定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珮珮婕女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