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有關測驗用途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1常模參照測驗的結果解釋需考量母群體的特質 差異性越大越好常模參照就像以前的國中基測,已經根據母群體特質的狀況計算過才顯示級距與百分比,所以PR值"不"需再考慮母群體特質。

2標準參照測驗可了解學習者對學習內 容的精熟度

3標準參照測驗的主要目的在了解某生在團體中的相對地位 常模參照測驗

4標準參照測驗比常模參照測驗更易於發展個別化教育 計畫。
(A)13 
(B) 24
(C)12 
(D)34

常模參照測驗與標準參照測驗異同點 (余民寧87)

 

常模參照測驗  落點

標準參照測驗

相同點

均與學習工作的成就領域相關,且均具有甄別學生目的。

皆需明確陳述教學目標作為編製測驗之原則。

均參考應用同一套常見編擬有效試題原則。

盡量控制影響誤差的各種因素。

均使用各種不同測驗類型。

均會重視有利於測驗結果解釋的各種因素。

二者皆重視測驗結果的信度。

量尺準點

中間、事後決定的

二端、事前決定的

變異性

分數變異性愈大愈好

分數變異性愈小愈好

計分方式

與解釋

百分等級或標準分數

百分比  PR值的落點

二分類數字

過與不過

用途

分班編組

(安置性、總結性評量)

補救教學

(形成性、診斷性評量)

試題代表性

學習範圍較廣,每一範圍試題較少(強調試題的鑑別力)

學習範圍較窄,每一範圍試題較多(強調試題在學生學習工作表現)

測驗計劃性質

使用雙向細目表

使用詳細的教材領域細目表

評量功能

鑑別

檢定

效度考驗

內容效度、建構效度、效標關聯效度

內容效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珮珮婕女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