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進入青春期時,身高及體重會出現快速的成長,稱為「青春期成長陡增」 (growth spurt)。其內分泌的變化與影響,下列何者不正確? 
(A)下視丘(hypothalamus)分泌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促使成長陡增 ----腦垂腺分泌生長激素

(B)腎上腺(adrenal gland)也會分泌性荷爾蒙,促使骨骼與肌肉發育成長陡增---- 性腺分泌性賀爾蒙
(C)不論男性與女性,其生長激素的增加,搭配性荷爾蒙的作用,而發生了成長陡增 
(D)性荷爾蒙在男性體內為雄激素(androgen),在女性則為雌激素(estrogen),分別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促使成長陡增

 

下視丘位於腦的基底,可區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儘管它的大小只有一顆豌豆那麼大(約為腦總重量的三百分之一),卻負責許多非常重要的生理機能:

體溫調控(temporature regulaiton)

情緒(mood):和邊緣系統共同調控

 

 

飢餓(hunger):飽覺中樞和飢餓中樞;下視丘外側區存在攝食中樞,而腹內側核存在所謂飽中樞,後者可以抑制前者的活動。飢餓中樞分泌Neuropeptide Y增加飢餓感;飽覺中樞分泌leptin而獲得飽足感。

口渴(thirsty):水平衡及渴覺;下視丘的paraventricular nucleus和supraoptic nucleus會分泌ADH(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即血管收縮素vasopressin),送到腦下垂體後葉儲存,釋放到腎臟時會增加水份再吸收抑制排尿;當血壓太低時,腎臟會分泌Renin(腎素),使Angiotensinogen(血管張力素原)轉變為Angiotensin I,再變為Angiotensin II去影響血管及腎臟,並刺激Subfornical organ(穹窿下器,為腦室周圍器官,對於體液調控甚為重要)去調控下視丘,形成一個循環機制

生理時鐘: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是調控松果體(pineal gland)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的上游。

參與內分泌系統分泌 
促進性激素經門脈血管(portal blood vessel)送到腦垂腺前葉來控制腦垂腺前葉的分泌 
a.促甲狀腺釋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TRH) 
b.促性腺素釋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c.催乳素釋放/抑制釋放激素(Prolactin-releasing/ Releasing-inhibiting hormone) 
d.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e.促腎上腺皮質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與壓力的調節相關:壓力太大有兩個主要原因,一為外在因素所影響、另一個因素為內在因素的調節。內在因素對外在影響進行調節十分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即為下視丘。當下視丘在這方面的調節異常,可能會引起許多內分泌症狀。

性向行為(sexual behavior):前腹側區塊(anterior ventral hypothalamus)經由雄性素刺激會發育比較大,通常男性大於女性,不過只決定性向一半的因素,環境也會影響

除了以上功能,也血液供應(blood supply) : 可以將神經分泌激素經血液帶向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進而達到調控腦下垂體的目的。

 

腎上腺皮質(adrenal cortex)

 

腎上腺皮質是構成腎上腺外層的內分泌腺組織。它能分泌由數種類固醇混合而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內還含有為數更多的類固醇。腎上腺皮質由3層構成,最外層為球狀帶(zona glomerulosa),接著為佔大部分的束狀帶(zona fasciculata),內層為網狀帶(zona seticularis)。其功能異常可以引起腎上腺皮質概念亢進、腎上腺皮質概念減退、腎上腺皮質增生等。皮質的激素會經由血流運送至髓質

 

 

1、球狀帶(Zona glomerulosa):緊靠被膜,約佔皮質厚度的15%。細胞呈低柱狀或立方形,排列成球形細胞團,核小而圓,染色深,胞質少,弱嗜鹼性(weak basophilic),含少量脂滴。電鏡下,最明顯的特徵是含有大量滑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游離核糖體和高爾基複合體。此帶細胞分泌鹽皮質激素,主要代表為醛固酮(aldosterone),調節電解質和水鹽代謝。

 

 

2、束狀帶(Zona fasciculata):約佔皮質厚度78%,由多邊形的細胞排列成束。細胞體積大,胞核染色淺,位於中央。胞質內充滿脂滴,在普通染色標本,脂滴被溶去,留下許多小空泡,使束狀帶細胞呈泡沫狀(spongiocyte)。電鏡下,滑面內質網遠較球狀帶為多,常環繞脂滴和線粒體排列,粗面內質網也較發達。該帶細胞分泌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主要代表為可的松和氫化可的松,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

 

 

3、網狀帶(Zona reticularis):約佔皮質厚度的7%,緊靠髓質,細胞排列成不規則的條索狀,交織成網。細胞較束狀帶的小,胞核亦小,染色深,胞質弱嗜酸性。含有少量脂滴和較多脂褐素。電鏡下,此帶細胞內含有大量滑面內質網。此帶細胞分泌雄激素此帶細胞分泌雄激素(androgen),但分泌量較少,在生理情況下意義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珮珮婕女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